發布時間:2022-01-24 來源:中共廣德市委黨校
近年來,廣德市委黨校結合縣級黨校分類建設要求,圍繞創建“省內一流,長三角有一定知名度縣級黨校”的目標,堅持質量立校,帶動教學理念創新,科研能力提高,咨政水平增強,使黨校的整體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聚焦主責主業,把高質量提升干部培訓層次作為質量立校的重要內容
黨校是干部培訓的重要基地,堅持質量立校必須在培訓的“質”和“量”上下功夫。五年來我校累計辦班144期、培訓學員10900人次。一是聚焦培訓內容。首先,堅持黨校姓黨,堅持用學術講政治,緊密聯系時代大背景,對學員進行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目前我校黨性教育和理論教育課程比重達8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應課時占總課時73 %。其次,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學員“三帶來”制度,在制定各類培訓班次的教學計劃時,充分征求學員意見和建議,善于吸納他們的創新觀點,真正做到學員有所呼,培訓有所應。二是聚焦培訓模式。首先,堅持以“請進來加走出去”的兩段式培訓模式。一方面充分發揮本校優秀教師主體作用,同時全面落實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邀請市委市政府領導到黨校講課,并聘請安徽省委黨校、宣城市委黨校和長三角先發地區黨校的知名專家來校授課。另一方面,積極拓展與績溪縣委黨校、寧國市委黨校等地合作辦班,與長興縣委黨校簽訂合作機制,探索與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辦學,借智借力,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和品位。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黨校資源,安排培訓班赴先發地區開展“對標學習”。2020年以來,共安排12期培訓班分別赴上海浦東干部學院、浙江省委黨校、浙江生態文明干部學院、紹興市委黨校、鎮江市委黨校等地開展異地培訓,培訓對象覆蓋1000余人次。其次,堅持以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在傳統課堂講授式教學的基礎上融入案例教學與現場教學等多種方式,激發學員在培訓中的主觀能動性與現場感受性。一方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深入鄉鎮、開發區、市直部門以及村組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研究,成功打造地方實踐類案例教學課程《滿目瘡痍迎蝶變,轉型升級再崛起——廣德市新杭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凸顯地方特色,豐富教學形式。另一方面,依托我市優勢資源,積極打造現場教學基地、精品線路與精品課程,以誓節“603”基地、柏墊英烈山為核心現場教學點,打造以航空航天精神為主題,黨的建設、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為延伸的“藍色動脈”教學基地品牌,開發現場教學精品課程。三是聚焦培訓管理。首先,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全流程全節點精細化管理,推行培訓項目負責制,實行帶班領導和班主任全程跟班服務制度,專人負責訓前學員信息獲取、訓中教學生活服務、訓后意見建議反饋的全程跟蹤管理,以精細化的服務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學員的獲得感、組織的滿意度和同行的認可度。其次,嚴格實行全程紀實制度,全面記錄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表現,著力加強培訓學風建設。
二、抓住關鍵重點,把高質量提升教學質量水平作為質量立校的根本途徑
始終將教學作為中心工作,實行辦學力量“三個傾斜”制度,即“向科研教學一線傾斜、向中堅骨干教師傾斜、向重點課題任務傾斜”。近年來,主要以教學比賽及精品課培育為主抓手,大力提升教學質量水平。一是把準教學專題提出的方向。始終把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任何時候不動搖不放松。啟動“習近平地方實踐”課程研發,努力在每個專題開發中凸顯精品意識。五年來,共開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發揚斗爭精神 增強斗爭本領》等新專題83項,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廣德地方革命斗爭史》《一擔籮筐下江南——廣德移民歷史文化研究》《資源型鎮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實踐探索——以廣德市新杭鎮為例》《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廣德實踐》等9門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課程。今年,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校結合本地紅色資源,拍攝《不忘小三線歷史,牢記奮斗精神》《緬懷六三英烈,賡續精神血脈》《箭擊長空憶芳華 夢逐征途譜新篇》《人民群眾的革命烈士——王金林》《抗日英雄鄭大方》等六個微黨課視頻,并在宣城市微宣講視頻評比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的優異成績。二是把牢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加大教研人員力量的配備,通過定課題、交任務、壓擔子、重激勵,調動教師參加教學比賽和打造精品課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邀請上級黨校及先發地區優秀師資進行教學工作的培訓指導。近年來,選拔優秀選手參加安徽省、宣城市黨校系統教學比賽,獲宣城市黨校系統教學比賽一等獎三次,三等獎一次,安徽省黨校系統教學比賽一等獎兩次,三等獎一次,優秀獎一次。在精品課培育上,我校2次入選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精品課,《深刻認識和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時代領導干部的政德修養》在第五屆、第六屆安徽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精品課評比中被評為精品課,3次入選宣城市黨校系統精品課。三是把穩教學效果提升的根本。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健全教學專題準入、集體備課、課前試講、課中督查、課后評估機制,通過教學質量測評表、學員課后談體會等多種形式,對相應的教學專題和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質量測評,評估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崗位評聘、人才推薦、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三、強化基礎支撐,把高質量提升科研咨政能力作為質量立校的動力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校姓黨,決定了黨?蒲幸o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展開,在黨的思想理論研究方面有所作為。”近年來,我們發揮研究隊伍穩定、培訓學員規范、交流研討廣泛的優勢,走教研咨一體化的路子,努力形成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研究進決策的局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始終做到科研項目直擊教學需求,科研資源保障教學發展,科研成果服務課程建設。一是著力提升科研質量水平。積極參與宣城市委黨校學科建設,選派兩位青年教師分別參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科組和經濟學學科組。同時積極并且多次邀請宣城、湖州、長興等地黨校資深教授開展課題立項、咨政報告撰寫等專題輔導,提升科研能力水平。鼓勵教師進行高等級課題立項和結項、高層次學術交流、高水平權威刊物文章發表等精品成果展示。五年來,我校申報各級課題125項,其中省委黨校課題7項、宣城市社科聯及宣城市委黨校課題37項。發表理論文章158篇,有CN刊號的文章33篇。1篇論文獲全省黨校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獲安徽省社科聯三項課題二等獎2次、宣城市黨校系統科研評比優秀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5次。二是加快推進新型智庫建設。近年來,我校以文明創建長效機制、長三角一體化、高鐵經濟等全市重點工作為研究方向狠抓咨政工作,不斷促進成果運用。注重用好教師、學員兩支隊伍,充分發揮學員來源廣泛、實踐經驗豐富、智力密集的優勢,加強同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等協同交流,形成了一批針對性和實效性強的研究成果。五年來我校完成咨政報告43篇,其中5篇得到宣城市領導肯定性批示,17篇得到廣德市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
四、注重固本強基,把高質量提升專業師資素養作為質量立校的根本保證
提高黨校辦學質量的關鍵在于一支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堅持質量立校,就是要把人才引進、培養作為事關黨校發展的根本大計。堅持“引育”結合,努力建立一只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口碑好的師資隊伍。一是拓寬引人渠道。首先,我校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自2016年開始連年引進人才,累計引進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0名,有效緩解了師資力量薄弱、專業結構失衡的發展困境,初步形成了老中青有序銜接的教研隊伍。目前,我校共有教研人員13名,其中80后、90后占比77%,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專業人才達13名。其次,建立全市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選聘部分黨政領導干部、先進典型人物、村(社區)書記等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改善黨校教師的來源結構。二是加大育人力度。 首先,制定發展規劃。結合青年教師崗位職責和所學專業,明確青年教師個人發展方向。校主要領導通過召開中青年教師座談會、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等方式,引導中青年教師熱愛黨校事業,增強職業精神。其次,促進互學共鑒。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發揮優秀教師傳幫帶作用,通過集體備課、集體試講、集體評課,帶動教研人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形成提升教學能力水平的集體力量,在現場聽課、評課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最后,加強實踐歷練。近年來選派10余名教師分別到市委辦、市委巡察辦、新杭鎮等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和蹲點調研。選派教師赴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及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進修訪學,擴寬理論視野,夯實理論功底和實踐功底,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