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教研 不負韶華
發布時間:2020-07-09 來源:中共廣德市委黨校
我來黨校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很高興能夠加入這個大家庭,半年來感謝領導們的嚴管和厚愛,也感謝同事們對我的幫助和包容。我目前是在干訓部,除干訓工作外,也積極承擔科研任務,如咨政撰寫,新專題開發、課題申報以及現場教學等,其他事務性工作我也盡己所能的做到最好,如每月收集資料,提交創建辦網上申報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領導的信任和愛護,作為青年教師要敢承擔、能進取。我們也時常感慨當老師難,當黨校老師更難,當優秀的黨校老師難上加難,我也會時常反省,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總結如下:
一、缺少“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我也深知學術研究的深度決定講臺的高度,黨校教師要以學術立身,要對理論知識深入鉆研、精益求精。青年人總是缺乏十年磨一劍的定力,靜不下心搞科研,心浮氣躁,抗干擾能力弱,每天感覺很忙碌,但成果不多。
二、實踐思維方式欠缺。不成熟的備課往往停留在瀏覽網頁、了解素材、熟悉內容的水平上。講稿缺乏亮點,問題出在哪?我想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調查研究少,掌握不到第一手鮮活的資料!饵h校工作條例》也明確指出要實事求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問題導向。實踐經驗缺乏,深入基層少,對新時代背景下市情研究浮于表面,對老百姓的所期所盼所愿不了解,對一些政策的落實和效力發揮摸得不透,顯然在這樣基礎上講的課,不能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
三、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弱。我覺得黨校老師的理想狀態是一門課就可以出一篇科研文章,一篇咨政也可以轉化為一門課?蒲泄ぷ髦g應該是可以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而青年教師在這方面還經驗不足。
那從年輕老師的視角來看,我們要如何改進和提高呢?
一、努力形成合作研究的實踐共同體。“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個人的力量總是薄弱的,我們要嘗試著組建專題團隊,可以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隊,研究領域相似的老師參加,大家分工不分家,避免單打獨斗。利用好團隊平臺,教師間共同學習探討、互幫互助,集思廣益、只有抱團取暖,才能形成一股強大合力。
二、多組織開展調研活動,增加基層走訪的頻率;鶎狱h校如何發展好,我覺得有特色、接地氣很重要,我們縣級黨校是離基層最近的一級黨校,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要利用好,俯下身去、深入基層,多聽、多問、多思,不能讓理論束之高閣。
三、推動黨校教研行政融合創新。教研工作和行政工作有很大的區別,教研工作要求大家能夠靜下心做學問,而行政工作往往事無巨細,所謂術業有專攻,不同的領域要求不同的工作狀態。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會發現剛進入學習的狀態又被一些行政事務干擾,不能完全投入。讓行政和教研有機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當然,達到理想效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新的時代賦予新的使命,我們更應滿懷赤子之心,積極投身學習和工作中,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黨校教師。(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