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15 來源:中共廣德市委黨校
2018年12月7日,誓節鎮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來到紅旗渠干部學院,參加“提升黨性修養,弘揚奮斗精神”專題研討班。在學習中,看到艱險而浩大的紅旗渠工程,體驗到黨員領導干部敢想敢干敢擔當的魄力,感受到干群同甘共苦持久奮戰的毅力。我們為之震撼,為之噙淚!
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人民忠于毛主席,毛澤東思想放光芒。在紅旗渠建設工地現場、休息的席棚到處都是毛主席的畫像。在遇到艱難困苦的時刻,面對毛主席畫像熱情奔放,迸發出無窮的革命力量。爭先恐后為水而戰、爭先進位為幸福而搶。終得漳水幸福泉,熬戰十年劈太行。林縣人民多壯志,竟將山河換新裝!
我們的國家也是這樣,在改革開放40年中,中國共產黨帶著全國人民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艱苦創業,使中國從一個百廢待興的落后面貌走上了世界的前列。充分展示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的中華民族之魂!
二、黨的領導作保障,敢想敢干有擔當。
1954年,正值26歲的楊貴擔任林縣委書記,看到天生缺水的林縣,祖祖輩輩的人民倍受缺水煎熬,苦不堪言。5年的奮戰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的困難。楊貴書記經過認真考察,萌生了異域引流的夢想。1959年10月,他帶領縣委一班人凝心聚力發出“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推出“引漳入林”的奇想。
當年,縣領導班子集體成員沒有去當縣老爺,而是與人民心連心肩并肩,同甘共苦奮戰在一線;出現傷亡事故與民道歉面對面,群眾心胸寬廣支持放手干;遇到各方壓力和指責,進也難退也難,向前沖筋疲力盡,向后倒車毀人完,半頭而廢到那年?人民在期盼,身肩責任不敢氣餒丟夙愿。楊貴書記與領導集體群眾路線作風范,得到林縣人民的信賴和稱贊。
沒有堅強的共產黨領導,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有敢想敢干敢擔當的黨員干部帶領下,人民群眾有了主心骨,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三、發揮聰明才智,展示協作力量
1960年,在國家處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林縣委不向上伸手,沒有等靠要,而在物資匱乏情況下集中民智自制水泥、石灰和炸藥;忍受著饑寒和酷暑,太行山腰建渠道;黨員先鋒帶頭臨崖除險情,戰地英雄一錘一釬放石炮;男女老少鼎立齊上陣,能工巧匠筑渠造復橋;幸福之水天上來,鍥而不舍受煎熬;林縣人民不畏艱難險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紅旗渠精神入心腦。與天斗激情燃燒,與地斗百折不饒,與時間斗放棄良宵。建成紅旗渠,成就了“天無絕人之道”!
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將在“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號召下努力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四、傳承精神智慧,改革開放闖市場
紅旗渠的建成改變了林縣生態環境,農林牧副漁得到全面發展,山水田林路進行綜合布局。紅旗渠的建成鍛造了林縣人民的斗志,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出大山走四方,大批勞工離鄉闖市場,辦企業建鋼廠,城市建筑里面當內行。50年過去,先富帶后富不忘富家鄉,孜孜不息傳遞正能量;早謀劃招商引資扶客商,留得青山綠水旅游旺;“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譜寫氣壯山河好篇章!
學習林縣的發展歷程,我們要與時俱進,及時調整發展理念,從追求產量效益型向質量安全型轉變,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消耗資源型發展轉向“五位一體”健康發展道路。(第六期紅旗渠培訓班 誓節集體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