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29 來源:中共廣德市委黨校
為更好發揮縣級黨校教育培訓基層干部主渠道作用,推進縣級黨校分類建設,努力使教學科研相互促進、協同發展,近年來,廣德市委黨校始終將教學科研作為中心工作,實行辦學力量“三個傾斜”制度,即“向科研教學一線傾斜、向中堅骨干教師傾斜、向重點課題任務傾斜”,帶動教學理念創新,科研能力提高,咨政水平增強,使我校整體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堅持黨校姓黨,明確教學科研政治方向
教學科研必須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黨校行動貫穿于教學科研工作始終,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做到黨中央要求干什么,教學科研就要堅定干什么。一是聚焦主業主課,做好補鈣壯骨文章。近年來,廣德市委黨校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教師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宣傳和闡釋,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開發特色課程。在教學布局中,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2021年,我校黨性教育和理論教育課程比重達8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應課時占總課時73 %。二是聚焦時政熱點,做好理論宣講文章。創新開設“黨校大課堂”,秉承“哪里需要黨課,黨課就送到哪里”的理念,提供訂單式服務。一方面組織教師進行政策研讀。2021年,先后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專題研討會,組織參加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學習貫徹黨的五中、六中全會、黨史學習教育網絡師資培訓班。另一方面,調研學習需求,圍繞黨規黨紀、黨史國史、文明道德、廣德發展等六個方面精心打造30余門課程,組織教師開展宣講活動,創新開發理論宣講模式,2021年6月10日,2名青年教師走進廣德正富流體機械有限公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廣德市委黨校“微黨課”進企業車間被央廣網等新聞媒體報道。同時,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市委宣講團,5名教師先后參加市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理論宣講團。2021年共安排教師赴市直、鄉鎮等地進行理論宣講72場次,受眾人數6000余人次。三是聚焦地方特色,做好本土亮點文章。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政策研讀。積極主動對接市委政策研究室、黨史辦等單位部門,參與區域性、時效性、針對性、前瞻性強的科研項目研究。2021年組織教師深入鄉鎮、企業、學校等開展調查研究,結合我市發展實際先后組織調研活動30余次。近年來選派10余名教師分別到市委辦、新杭鎮等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和蹲點調研。成功打造地方實踐類案例教學課程《滿目瘡痍迎蝶變,轉型升級再崛起——廣德市新杭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已在我市黨校主體班次上正式授課,獲得了學員一致好評。同時,依托我市優勢資源,以中國探空火箭發祥地——603基地和“六·三”空難失事地——英烈山為核心現場教學點,打造以航空航天精神為主題,黨的建設、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為延伸的“藍色動脈”教學基地品牌,開發現場教學精品課程。
二、堅持用學術講政治,提高教學專題質量水平
用學術講政治是黨校教學改革的一號工程。加強對課程核心概念、主要觀點等進行科學研究,在課程內容中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等講清楚講明白,為課程提供學理支撐。近年來,廣德市委黨校始終堅持以教學比賽及精品課培育為主抓手,突出精品意識。一是把準教學專題提出的方向。始終把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任何時候不動搖不放松。啟動“習近平地方實踐”課程研發。五年來,共開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發揚斗爭精神 增強斗爭本領》等新專題83項,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廣德地方革命斗爭史》《一擔籮筐下江南——廣德移民歷史文化研究》《資源型鎮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實踐探索——以廣德市新杭鎮為例》《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廣德實踐》等9門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課程。2021年,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校結合本地紅色資源,拍攝《不忘小三線歷史,牢記奮斗精神》《緬懷六三英烈,賡續精神血脈》等六個微黨課視頻,并在宣城市微宣講視頻評比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的優異成績。錄制微宣講視頻《信仰的味道》,并被收錄在學習強國理論微宣講頻道。二是把牢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加大教研人員力量的配備,通過定課題、交任務、壓擔子、重激勵,調動教師參加教學比賽和打造精品課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邀請上級黨校及先發地區優秀師資進行教學工作的培訓指導。近年來,選拔優秀選手參加安徽省、宣城市黨校系統教學比賽,獲宣城市黨校系統教學比賽一等獎三次,三等獎一次,安徽省黨校系統教學比賽一等獎兩次,三等獎一次,優秀獎一次。在精品課培育上,我校2次入選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精品課,《深刻認識和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時代領導干部的政德修養》在第五屆、第六屆安徽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精品課評比中被評為精品課,3次入選宣城市黨校系統精品課。三是把穩教學效果提升的根本。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健全教學專題準入、集體備課、課前試講、課中督查、課后評估機制,通過教學質量測評表、學員課后談體會等多種形式,對相應的教學專題和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質量測評,評估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崗位評聘、人才推薦、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三、堅持理論創新,增強科研成果內生動力
科研工作是黨校發展的基礎支撐。通過改進科研管理服務、加大科研獎勵力度等舉措,鼓勵引導全校教師愿意做科研、主動去研究、經常出成果。近年來,我校發揮研究隊伍穩定、培訓學員規范、交流研討廣泛的優勢,走教研咨一體化的路子,努力形成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研究進決策的局面。一是著力提升科研質量水平。積極參與宣城市委黨校學科建設,選派兩位青年教師分別參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科組和經濟學學科組。同時積極并且多次邀請宣城、湖州、長興等地黨校資深教授開展課題立項、咨政報告撰寫等專題輔導,提升科研能力水平。鼓勵教師進行高等級課題立項和結項、高層次學術交流、高水平權威刊物文章發表等精品成果展示。五年來,我校申報各級課題125項,其中省委黨校課題7項、宣城市社科聯及宣城市委黨校課題37項。發表理論文章158篇,有CN刊號的文章33篇。1篇論文獲全省黨校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獲安徽省社科聯三項課題二等獎2次、宣城市黨校系統科研評比優秀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5次。二是加快推進新型智庫建設。近年來,我校以文明創建長效機制、長三角一體化、高鐵經濟等全市重點工作為研究方向狠抓咨政工作,不斷促進成果運用。注重用好教師、學員兩支隊伍,充分發揮學員來源廣泛、實踐經驗豐富、智力密集的優勢,加強同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等協同交流,形成了一批針對性和實效性強的研究成果。五年來我校完成咨政報告43篇,其中5篇得到宣城市領導肯定性批示,17篇得到廣德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中共廣德市委黨校 鄔霞)